文章內容
K棒歷史
K線圖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日本,當時它被用來交易 期貨市場。這種價格圖表方法被認為是來自日本酒田一 位受人尊敬的大米貿易商本間宗久(Munehisa Homma), 他成功地交易了日本的大米庫券(期貨)市場。
本間宗久意識到市場上的價格和價值是有區別的。他還知道,供 給和需求是任何價格波動背後的驅動力,同時他也相信,投資者的 心理和交易員的情緒影響了大米的價格。他知道,要想在交易中取 得成功,就必須判斷市場人氣。他研究了多年的歷史價格,並以一 種後來被稱為K線的畫法記錄了前一天的價格(開盤價、最高價、最 低價、收盤價)。本間宗久使用K線模型來預測大米市場的走向。據 報導,他連續做了100筆盈利的交易!
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,當史蒂夫‧尼森(Steve Nison)開始撰寫解釋 新價格圖表的文章時,西方國家才知道日本K線。他的著作–《日本 K線圖表技術》(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)向西方商人和投 資者全面介紹K線。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已經廣闊應用於有價格的金融商品市場,像是TD、期貨、外匯,期權等證券市場。
k 棒到底是什麼?
K線圖中,每跟K棒都有它的含意,每根K線中包含了當日開盤價、收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,瞭解為何該根K線會呈現如此之外貌後,可助於作為買進賣出的判斷。
K棒有紅K,黑K,十字線三種,代表一日開盤價、收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間的關係,而上下的線的長度代表當日買方與賣方的力量強度。
認識K棒
常常在大家口中聽到「K棒」、「K線」、「陽線」、「陰線」等等… 這些是指什麼呢? 其實這些柱狀就是用來快速記錄一個商品,一段時間內的開盤價、收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。
接下來來簡單介紹 K 線:
當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就稱為「陽線」,在台灣大部分的人也會稱他為「紅K」。在美國的股市K棒顏色與台灣相反。所以陽線開盤價一定在較低的位置,收盤價一定在較高的位置。
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就稱為「陰線」,在台灣大部分的人也會稱他為「綠K」,也稱「黑K」。在美國的股市K棒顏色與台灣相反。所以陽線開盤價一定在較高的位置,收盤價一定在較低的位置。
「實體」就是屬於紅黑較粗的體部位,實體部位是最直接表達開盤價到收盤價的位置,不計算多出的陰線部位。
實體越大,則買入或賣出壓力越大
實體越小,則意味交易者對各方向都缺乏信心
K線單根型態
K線週期
每一個 K 棒都會有時間週期,那麼這些 K 棒是紀錄多長時間內的價格呢? 實際上,並沒有一定,只要紀錄的一段時間內,有這四種價格,一根K棒就可以代表那段時間的價格。這些K線都有不同的作用。
1分鐘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1分鐘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5分鐘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5分鐘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15分鐘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15分鐘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30分鐘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30分鐘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60分鐘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60分鐘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也就是紀錄1個小時的 K 棒
日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1日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週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1週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月 K 線:一根 K 棒紀錄「1月」的開盤收盤與最高最低價。
每個時區代表的意思不同:
相對的時區越小 參考價值越低
相對的時區越大 參考價值越高
為什麼時區越大,參考價值越高?
- 涵蓋更多市場參與者行為
大時區的K棒包含更多交易者、時間與成交量,反映的是「更大的市場意圖」 - 過濾雜訊
小時區容易被短期波動(又稱為市場噪音)干擾,不一定有明確趨勢與結構。 - 更可靠的支撐/壓力位
當一個支撐位在「日線」或「週線」級別上形成,被市場尊重的機率會遠高於15分鐘圖上的支撐/壓力。
範例:以太幣的日K棒
舉例:以太幣10/10當日的K棒長這樣
開盤價:4371.21
收盤價:3836.83
最高價:4395.81
最低價:3444.81
而你切到一個小時來看就如同上圖灰色框框部分(一天24小時,所以共24根一小時的K棒)
你會看到他10/10當天開盤是在高點4362.86,最低點有來到3444.81,最後有拉回到4346.08收盤
但(收盤價<開盤價)日K棒呈現黑K,且帶有下影線。下影線就是3444.81拉到4346.08收盤的那段
K棒重點總整理
定義是漲幅超過5%,且實體部分比影線部分長的紅K棒。表示買氣強勁。
是一個明確的訊號,這個訊號會吸引全市場的投資人進場。
定義是漲幅小於5%,實體部分跟影線部分長度差不多的K棒。
小紅K棒可以是漲幅的延續、也可以是跌深的反彈、或是盤整區中的震盪,這些都是有可能的。
定義是影線部分比實體部分長,且上影線和下影線長度差不多。
十字紅K棒可以是中繼也可以是轉折,要看隔天K棒做確認。
上影陽線(倒垂線)定義是上影線部分比下影線長,也比實體部分長。
上影紅K棒出現位置有分高檔或低檔。高檔出現上影紅K棒,代表上檔可能有壓力;低檔出現上影紅K棒,代表未來往上漲的機率高。
鐵錘線(傘型線)定義是下影線部分比上影線長,也比實體部分長。
下影紅K棒出現位置一樣有分高低檔。低檔出現下影紅K棒,容易會止跌反彈;高檔出現下影紅K棒,容易會止漲反跌。
定義是跌幅超過5%,且實體部分比影線部分長的黑K棒。表示賣壓強勁。
是一個明確的訊號,這個訊號會吸引全市場的投資人進場。
定義是跌幅小於5%,實體部分跟影線部分長度差不多的K棒。
小黑K棒可以是跌幅的延續、也可以是漲多的拉回、或是盤整區中的震盪,這些都是有可能的。
定義是影線部分比實體部分長,且上影線和下影線長度差不多。
十字黑K棒可以是中繼也可以是轉折,要看隔天K棒做確認。
上影陰線(倒垂線)定義是上影線部分比下影線長,也比實體部分長。
上影黑K棒出現位置有分高檔或低檔。高檔出現上黑K棒,表上檔可能有壓力;低檔出現上黑K棒,代表未來往上漲的機率
鐵錘線(傘型線)定義是下影線部分比上影線長,也比實體部分長。
下影黑K棒出現位置一樣有分高低檔。低檔出現下黑K棒,容易會止跌反彈;高檔出現下黑K棒,容易會止漲反跌。
均線
把每一個 K 棒的平均價格 ( 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平均 ),平均價格也可以是做投資人的買賣平均成本,而這些平均成本所連起來的線就叫做「均線」。
而多根 K 棒連起來的線又可分為 5日均線、10日均線、20日均線、60日均線 ( 季線 )、120日均線等以此類推。5日均線 就是連續五天內投資人的平均成本,同樣的120日均線 就是連續 120天內投資人的平均成本。
連續的天數越短的均線波動幅度越大,比較能看出即時價格的線。
連續的天數越長的均線波動幅度較小,雖看不出即時變化,但卻能反映出趨勢。
1.長多法則:季線在年線之上。
2.長空法則:季線在年線之下。
3.中多法則:月線在季線之上。
4.中空法則:月線在季線之下。
5.短多法則:週線在月線之上。
6.短空法則:週線在月線之下。
K 棒組合
免費電子書
如果你在交易時也遇過,
🔹型態看起來很像,但方向卻反了
🔹K棒出現訊號,卻不知道能不能進場
🔹以為是反轉,其實是洗單
🔹明明有型態,卻不知道怎麼搭配時區、支撐壓力
真正會賺錢的交易者,不是「看到型態」
而是知道型態代表什麼市場心理、什麼位置才有用、什麼時候不能用
所以我有整理了一份檔案
內容有型態定義、市場解讀、常見錯誤。
希望對你有幫助

